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院校簡介
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于 1952 年 10 月,座落于六朝古都南京。目前有兩校區,明故宮校區位于明代故宮遺址,將軍路校區位于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??傉嫉孛娣e 2800 余畝,建筑面積 80 余萬平方米,館藏文獻200余萬冊?,F有全日制在校生24600余人,其中本科生15600余人,研究生6000余人,留學生近200余人。另有成人教育學生5200余人。教職工2900余人,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700多人,教授、副教授近1000人,博士生導師199人,院士及雙聘院士10人,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,“長江學者獎勵計劃”特聘教授3人,國家級、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6人,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36人。
南航建校 55 年來,實現了三次大的歷史性跨越,完成了從教學型大學到教學科研型大學的轉變,已經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,工、管、理、經、文、法、哲、教等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,具有航空、航天、民航特色,國家“211工程”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,是全國52 所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之一。
學?,F設有航天學院、航空宇航學院、能源與動力學院、自動化學院、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、機電學院、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、民航學院、飛行學院、理學院、經濟與管理學院、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、外國語學院、藝術學院、金城學院、國際教育學院、繼續教育學院、體育部等教學機構。設有無人機研究院、直升機技術研究所等83個研究機構;建有51個實驗室,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,部級重點實驗室和部級開放實驗室12個,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個,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。教學科研條件在我國理工科大學中處于先進水平。
學校擁有能夠支持從本科教育直至博士后研究的學科群?,F有本科專業 46 個,碩士學科點 127 個,博士學科點 52 個(其中一級學科點 10 個)。學校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、力學2個一級學科以及飛行器設計、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、航空宇航制造工程、人機與環境工程、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、固體力學、流體力學、工程力學、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等9個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。通信與信息系統、微型飛行器設計與制造等8個學科為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;機械設計與理論、導航制導與控制等 10 個學科為江蘇省重點學科。飛行器設計、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、工程力學、航空宇航制造工程4個學科是“長江學者獎勵計劃”特聘教授設崗學科。另設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等12個博士后流動站。
學校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,以教學為中心,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,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,逐步建立起符合教育規律和社會需求、與研究型大學建設目標相適應的具有南航特色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。取得了一批較高水平的教學成果。自 1989 年國家設立教學成果獎以來,我校共獲部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 77 項,其中國家級獎 14 項。在全國大學生力學、數學建模、“挑戰杯”等各類競賽中,我校學生均取得優異成績。建校以來,學校已為國家培養了 9 萬余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,他們已成為我國各條戰線上的骨干力量,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。
學校歷來重視科學技術研究工作,經過 55 年的建設與發展,已顯示出強勁的科技實力。在力學、航空宇航、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等領域的 15 個研究方向居國內領先水平;在航空發動機、飛行器控制與仿真、電力電子等領域的 21 個研究方向居國內先進水平。學校每年承擔數十項973 、 86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,現年度自然科學基金經費達 1000 多萬元。學校完成一批重大科技攻關、重點型號項目,并參加一些國家重大項目研制任務。
改革開放以來,南航積極推進辦學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。開拓了中央部委聯辦南航及部、省共建南航的新途徑,并不斷加強與國內企事業單位的聯系與合作。積極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與交流,與德、法、俄、英、美、加、澳、韓等國家和港臺地區的 50 多所高校及一批著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。形成了“立足國防,服務江蘇,輻射全國,面向世界”的開放型辦學新格局。
南航人在 55 年自強不息的奮斗歷程中,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南航文化,形成了“團結、儉樸、唯實、創新”的優良校風,凝練了“負重奮進,獻身國防,唯實創新,志在超越”的辦學精神,踐行“智周萬物 道濟天下”的校訓。學校連續 18 年 9 次被評為“江蘇省文明單位”,并榮獲省級“先進基層黨組織”、“紀檢監察先進集體”、全國“模范教工之家”、全國“教育工會先進單位”、全國“廠(校)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”、 省級“五 . 一”勞動獎狀、綠化先進單位、衛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。
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2l 世紀,南航進入了從教學科研型大學向研究型大學發展的新階段。南航人搶抓機遇,迎接挑戰,實施“以人為本,注重內涵,強化特色,加速發展,創建一流”的學校發展戰略,決心把南航建設成為有國防科技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。
熱門專題 更多+